父母行为影响孩子

潮范社 人气:2.48W

父母行为影响孩子,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的宝宝,教育宝宝需要家长自己先有良好的素养,下面小编分享父母行为影响孩子方法。

父母行为影响孩子1

父母行为影响孩子习惯1

1、孩子不服从管教,源于父母间的教育意见不统一。

由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分歧。聪明的父母会避开孩子单独商讨,以求在达到意见的统一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然而,也有不少父母缺乏沟通而对教育子女的问题固执己见,甚至在孩子面前公开吵架,这种现象的直接危害是让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

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应注意保持意见的一致,切勿互不相让。因为如果孩子认同了父母某一方说了算,日后当这一方不在场时,另一方将很可能无法说服、管教孩子,从而给正常的家庭教育带来人为的障碍。

2、孩子缺乏自信,源于父母的盲目扼杀和过分保护。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像老母鸡护小鸡似的整日将子女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连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让他们做,甚至将子女的活动范围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内。这种过分的保护,严重干扰了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难、缺少自信、优柔寡断,甚至缺少道德情感和责任心。

3、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源于父母滥用奖励、缺少惩罚。

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为了帮助其明辨是非,父母应该在平时养成奖惩分明的习惯。有些父母信奉“棒打出秀才”的观念,而另一些父母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只习惯于使用奖励,从来不惩罚孩子,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孩子如果犯了错误,适度的惩罚是应该的。

4、孩子过分依赖别人的评价,源于父母的过度表扬或批评。

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论的影响,平时喜欢无原则的表扬孩子,结果导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识,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每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拒绝去做。同样,过度的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看不到自我。因此,孩子出错时,家长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错误在哪里,从而帮助其吸收教训,改正缺点

5、孩子固执、任性,源于父母过于民主。

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学历层次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晓之以理”,结果是理没谈成,孩子却被惯坏了。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依赖父母的指导,如果对其过于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宠坏,使其变得固执、任性、为所欲为。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以理服人,而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带有强制性的教育管理仍是必不可少的。

不要让孩子因为自己的过失,而变得性格缺失,其实家长们会很迷惑,因为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方向,那一种看起来都没错,我应该怎么对孩子说呢,这里小编有个主意,供大家参考,其实社会就是个大的环境,让孩子适应大环境,总是不会错的,比如把孩子放到托儿所,幼儿园,培训机构什么地方的,孩子会慢慢了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

父母行为影响孩子习惯2

父母可以是孩子一生最大的祝福,也可能是最大的伤害,这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和行为,是否帮助或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一个好父母不仅关注孩子的身体成长,是否长高、长胖、有没有生病等,更要关注和帮助孩子的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不论你是否同意“三岁定终生”这句话,我们从人的.心理发展研究来看,婴幼儿和孩童时期是塑造人格特质和影响心理状态的重要时期。我们今天要从父母的七个好习惯,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安全感、亲密感、规律性、自信心、情感力和责任感等七个特质和能力,促进孩子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带给孩子一生最大的祝福。

习惯一 让孩子做他可以做的事,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让孩子在生活中接触和学习新的事物,对幼儿身心发展是至为重要的,父母能按照孩子的。能力给予适当的任务,例如:如厕、吃饭、收拾玩具、穿衣服等。孩子学会和完成一项任务时,能获得成就感和提升自信,有助于培养独立自主和充满自信的性格,而不是依赖、懒惰、自卑。

我认为“过度勤劳的父母造就懒惰的孩子”,过度呵护孩子反而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幼儿而言,很多事物都是新鲜的,父母需要的是耐心指导和陪伴他学习,而不是帮他做。

习惯二 用愉悦心情和孩子相处,促进孩子的安全感

幼儿的心理和心灵感受力是极为敏锐的,也容易受到父母的感染,父母的情绪特征和思维模式常会传递给孩子。从心理发展阶段来看,婴儿期是形成一个人信任或怀疑的重要阶段,温暖、关注、友善的父母使孩子更有安全感、信任感,反之,父母经常焦虑、愤怒、情绪起伏,孩子将变得容易猜疑、缺乏安全感。

面对孩子前,父母要先调整好情绪,放下工作、生活等各种焦虑和压力,轻松地与孩子游戏和学习。更要记住,不要把你的怒气发泄在孩子的身上。

习惯三 经常与孩子的身体接触,增强孩子的亲密感

父母与孩子经常有肢体接触,包括:拥抱、亲吻、牵手、轻拍、眼神接触等,孩子将感受到温暖和亲密,有助于孩子未来与人能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相对的,孩子在幼儿时期较少被拥抱或身体接触,容易变得冷漠、与人疏离。

建议父母每天有两到三次,对孩子进行全身的轻拍或抚摸,依序为头部、脸颊、手臂、手掌、胸部、腹部、腿部、脚掌,要注意你的力度,还有父母讲话时用眼神自然地看着孩子,牵着孩子的手走路,这都有益于亲子关系的亲密。

父母行为影响孩子

习惯四 设置孩子和家庭生物钟,建立孩子的规律性

家有婴幼儿时,家庭生活作息常变得一团乱,这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也弄得父母精疲力竭。幼儿应该要开始学习时间观念和规律生活,鼓励父母每天为婴幼儿安排不同的活动,帮助孩子的多元智能发展。

例如:吃饭或喝奶时间、如厕时间、游戏时间、学习时间(听音乐、画画、讲故事等)、户外活动时间,将这些活动做成日程表,并在每个时段在明显处挂上那个时段活动内容的小牌子,如游戏时间可以在牌子写着“游戏时间”或画个玩具,这样孩子也开始知道和学会在每个时候做应做的事。

习惯五 对孩子多些鼓励和肯定,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是否有自信常取决于父母教养的态度。父母常会有意或无意地指责或否定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个也不会”,或拿他和别人比较,“你看小华多乖,哪像你这么顽皮”,孩子会逐渐变得退缩、害怕失败、没自信。父母要记住:“你给孩子什么,孩子就是什么”。

对幼儿而言,很多事情都是新奇的、第一次学习自己吃饭、上厕所、玩玩具等,他需要不断地探索、尝试、学习,甚至犯错,父母要学会赞赏和肯定他做得好的地方,并耐心指导他不足的地方。对于孩子的成长,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更为重要,在成长过程中,从父母的鼓励和肯定中,建立孩子的力量感和自信心。

习惯六 接纳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提高孩子的情感力

在家庭生活里,父母能允许和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想法,同时也能理解和共情他人的情绪感受,能有效提高孩子的情绪商数(EQ)和情感能力。“不要哭”、“不可以生气”、“不要多嘴”,这些消极方式压抑孩子的表达,孩子感受到不被理解和尊重,容易形成情绪障碍。

父母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并引导他合理地表达出来。当他哭泣的时候,可以对他说:“你看起来很伤心,是什么事情让你感到伤心,可以告诉我吗?”,也可以进一步给予共情,“你是不是因为小朋友不理你,才感到伤心?”。

习惯七 建立孩子和家庭的规则,养成孩子的责任感

家庭规则是一个健康家庭的重要指标,孩子从小就在家庭里学会了解自己的角色、任务和责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孩子将更有责任感、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并有助他未来在学校里、步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相对的,一个没有家庭规则的孩子,将变得无法控制自己、不为自己负责任。

家庭规则可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有所变化,幼儿时期的规则通常以生活规则较多,例如:“要专心吃饭,吃饭时不可玩玩具或看电视”、“要自己收拾玩具,没有收拾好的玩具一周不能玩”、“每天晚上九点上床睡觉,经过父母同意才能延后”、“买玩具要和父母讨论,不理会哭闹的方式”等。

父母行为影响孩子2

1、父母吵架

夫妻一路走来难免磕磕碰碰,吵架再正常不过了。但是有些家庭却是夫妻关系长期紧张,争吵不断。男女双方经常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吵架的时候没有避开孩子的必要,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可以感受到爸爸妈妈的情绪了。

要是孩子在一个父母争吵不断、家庭关系紧张的环境中成长,那么孩子必定是会受到影响的,会变得内向、胆小、懦弱甚至自卑,长期就会发展成性格孤僻、冷漠的人。

父母们要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在孩子面前吵架了,事后一定要记得和孩子解释爸爸妈妈刚刚为什么吵架,不要让无辜的孩子受到伤害。其实父母要是长期这样会让孩子以后害怕结婚或者谈恋爱这种亲密关系的。

父母行为影响孩子 第2张

2、父母总是责骂或者否定孩子

有时候脾气比较暴躁的父母对孩子没什么耐心,孩子一做错事忍不住发脾气,还有些甚至动用武力。

父母发完脾气可能就没事了,但是对孩子来说就不可能那么轻易忘记了,经常受到责骂会让他们变得小心翼翼、害怕父母。时间久了很容易形成一种极端的性格,不是胆小内向就是脾气不好性格暴躁,所以父母们一定要注意。

除此之外,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要记得不要老是否定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很需要大人认可的,他们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只能通过家长的肯定和否定来判断自己做的对不对,要是爸爸妈妈一直否定孩子的话会让他觉得自己不管做什么都是不对的,让他们怀疑自己是不是很笨什么都做不好,长期这样得不到认可,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卑的,甚至影响到他的未来。

总的来说,不要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家长们就不注意。其实孩子比成人更敏感,所以一旦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就会开始改变自己,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行为,做好他们的榜样。

TAGS: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