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物传人”不是主要传播途径

潮范社 人气:7.6K

新冠病毒“物传人”不是主要传播途径,“物传人”的限定条件较多,并非新冠病毒主要传播方式。“物传人”要造成感染,需满足三个条件,新冠病毒“物传人”不是主要传播途径。

新冠病毒“物传人”不是主要传播途径1

在本轮疫情中,北京、深圳等地报告的确诊病例均接触过国际快递,新冠病毒是否有可能经由境外物品引发传播?

1月2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就此作出回应。

贺青华表示,现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感染者排出的病毒可以污染物品表面,病毒在物品表面不会增殖,在常温条件下病毒短时间内会降解失去感染活性。在不同的物品表面病毒存活的时间也有差异,在纸巾和印刷品等材料上存活的时间短,一般不超过24小时。

贺青华说,新冠病毒在物品上的存活时间还受到环境因素和病毒浓度等因素的影响,低温、潮湿、密闭和病毒浓度高的条件可能会延长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的时间。新冠病毒对消毒剂敏感,常用的消毒剂可以快速灭活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物传人”不是主要传播途径

专家研判分析认为,目前非冷冻入境物品导致境内人员感染的证据尚不充足,有待进一步研究,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还需要密切观察和评估。

贺青华指出,从全球研究和防控实践看,新冠病毒经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传播,由污染物品导致人感染不是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这种证据还不充足,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仍然是防范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当前,我国面临德尔塔与奥密克戎两大变异株的考验。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看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与“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仍应坚持。

梁万年表示,当前从全球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处在大流行的急性期,所以未来疫情的发展方向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奥密克戎变异株逐渐成为全球的主要流行株,它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影响也比较大,但科学上对它的危害性,比如说它针对不同人群的致病能力,包括致病后导致的后遗症等等,我们都还不是很清楚。目前人群新冠疫苗接种也还没有达到足以建立坚固的免疫屏障的程度,过早仓促放松防控,将极易丧失我国前期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现在多国防控实践也证明,过早解封容易导致疫情反弹、重症和死亡增加。

新冠病毒“物传人”不是主要传播途径 第2张

梁万年称,坚持现在防控策略的意义主要在于三点。一是可以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群的感染,减少重症和减少死亡,维护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可以避免因发病导致的医疗资源的挤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就医需求。三是可以最大限度缩小疫情的影响区域,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梁万年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在上周发布的报告中也指出,奥密克戎可能不是最后一个变异株,在未来朝什么方向变异,仍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背景下,我们现行的防控措施和策略,应对变异株应该是有效的,可以使我国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可避免大规模病例的出现。即使局部出现了聚集性疫情,或者是散发病例,也基本上可以在一到两个最长潜伏期内把它控制住,可以更好地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现阶段而言,维持现行的防控措施和策略是当前疫情防控的最佳选择。

新冠病毒“物传人”不是主要传播途径2

1月16日,国家邮政局安全监督管理司发出通知,要求各企业要切实做好国际邮件快件处理场所消毒、通风等工作,对进口国际邮件快件,要在进入生产处理环节之后,第一时间逐件进行外包装各面全覆盖消毒,并制定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进口邮件快件疫情防控处置方案。

新冠病毒在低温下长时间存活并经冷链传播的案例,过去一年多来在我国部分地区曾先后出现报道。我国疫情防控一直坚持人、物、环境同防。

不过,梳理公开报道中的“物传人”情况,可以发现基本是市场、物流等第一接触点的人员感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物传人”的限定条件较多,并非新冠病毒主要传播方式。

新冠病毒“物传人”不是主要传播途径 第3张

在此前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物传人”要造成感染,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物品污染较重;二是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时间较长,一般来说温度越低,病毒存活时间越长;三是接触污染物品时未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吴尊友认为,相比受到人感染,受到物感染的病毒量不同,病例容易出现无症状感染或轻症感染,往往发现不够及时,可能引发新的疫情。

既往案例中,一度有过部分食品表面检测出核酸阳性,曾引发“物传人”担忧。为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有关负责人专门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查出来都可能是核酸阳性。光是检出核酸阳性,不代表具有传染性,只能说明曾被新冠病毒污染过。

新冠病毒“物传人”不是主要传播途径 第4张

尽量减少直接接触境外快递

疾控专家提示,收取快递尤其是境外快递时,做好戴口罩、妥善处置外包装、对内件做消毒处理后进行使用等防护措施,可有效减小被新冠病毒传染的潜在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表示,收取快递最好选择无接触方式。拆除外包装后,及时摘下手套并清洁双手,做好手卫生。

庞星火建议,收到境外邮件或物品时,正确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减少直接接触和交流。

此外,拆件时尽量在户外进行,外包装不必拿回家中,可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如需拿回家中,可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对内外包装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完邮件后及时摘下手套,更换口罩,认真进行手消毒或清洗双手,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碰口、眼、鼻。

新冠病毒“物传人”不是主要传播途径3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认为,相比受到人感染,“物传人”的限定条件较多,并非新冠病毒主要传播方式。“物传人”要造成感染,需满足三个条件:

一、物品污染较重。

二、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时间较长,一般来说温度越低,病毒存活时间越长。

三、接触污染物品时未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虽然新冠病毒“物传人”条件有限,但感染病例容易出现无症状感染或轻症感染,存在隐匿性,往往发现不够及时,容易引发新的疫情。

我国疫情防控一直坚持人、物、环境同防。但在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输入疫情的双重挑战之下,疫情防控风险大增、防控形势复杂而严峻。

新冠病毒“物传人”不是主要传播途径 第5张

为切实加强“人物同防”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控制和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国家邮政局安全监督管理司也下发通知,要求各企业要切实做好国际邮件快件处理场所消毒、通风等工作,对进口国际邮件快件,要在进入生产处理环节之后,第一时间逐件进行外包装各面全覆盖消毒,并制定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进口邮件快件疫情防控处置方案。

在这里,也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为谨防新冠病毒通过境外邮件及其他物品“物传人”,以下安全防护措施,您一定要知道:

1、国外疫情高发期间尽量减少购买境外商品。

2、若收到境外邮件或物品时,要正确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减少直接接触和交流。

3、尽可能在固定地点取件,实现无接触交接。如需当面签收,请与快递员保持安全距离。

4、拆件时尽量在户外进行,外包装不要拿回家中,要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如需拿回家中,可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对内外包装进行全面消毒。

5、处理完邮件后及时摘下手套,认真进行手消毒或清洗双手,更换口罩,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碰口、眼、鼻。

新冠病毒“物传人”不是主要传播途径 第6张

同时,这里

也提醒快递从业人员

1、尽量采用非接触方式如使用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完成邮件快件收发。

2、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并戴手套。

3、乘坐厢式电梯时需戴口罩,并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