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如何维护个人权益

潮范社 人气:1.1W

应届生求职如何维护个人权益,人际交往的准则也是很重要的,职场上最忌尺寸把握不当,如果没有一步步的学习深造就不会做出成绩,在职场中要积极保持人际关系,学会应届生求职如何维护个人权益,职场达人非你莫属!

应届生求职如何维护个人权益

应届生求职如何维护个人权益1

在《劳动法》边缘疯狂试探

无论在哪个社交网站上搜索职场问题,都能看到一堆奇葩公司的奇葩压榨行为。

也许对于利润至上、无视人文关怀的企业来说,每个员工最好都只有一双手,不长嘴。每天劳动24个小时,无需吃饭睡觉。

部分企业在《劳动法》的边缘疯狂试探:只能约定一次的试用期,到期之后强行叠加另一段试用期;在约定工作时长之外,强行要求无偿无调休加班;以试用期非正式员工为借口,不给员工上五险一金……

这些公司往往在你入职前会说得天花乱坠,真正身在其中才感受到这是个巨坑。每段职场经历都是一个“局”,在入局前,一定要看清以下“危险信号”!

警惕出现这些行为的公司

最最基础的一点是:找工作要通过正规渠道。优先考虑校园招聘渠道,其次是大型招聘网站上经过认证的企业(要查得到注册信息、无不良记录等)。如果网络上搜索到的信息极少,那就要当心了。

1、变相收取各种费用

高亮加粗:应聘工作本身不需要任何费用!

这是很明显的敛财手段:招工者向你索要所谓的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保险费、押金、手续费等钱款。应聘者交费后,招工者要么迅速脱身,要么找借口不给安排工作,钱财积累到一定阶段便人去楼空。

2、用人要求、薪资待遇不明确

有些企业在招聘广告中对具体职位及岗位职责描述不清,用人要求的标准不明确,无法通过岗位介绍清楚知道工作内容。在薪资待遇上一笔带过,未说明薪资结构及薪资区间。这些都说明企业没有具体清晰的招人意向。

3、试用期过长

对于试用期长度国家有明确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需要警惕。

4、要求扣押证件

不管是身份证,还是学位证、毕业证,单位都是没有任何权利可以扣留的。去面试的时候,特别是初次面试,最好只带上证件的复印件,若招聘企业要求带原件,给招聘单位展示之后,求职者一定要拿回来。不管以什么样的理由,证件原件都不要给任何企业保管。

擦亮慧眼识破套路

刑法老师罗翔说过:“如果自由不加以限制,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这在求职领域同样适用。法律规定了企业雇用劳动力的限度,使资本无法凌驾于公平之上。作为求职者的我们,同样要注重每一个细节,保障自己的权益。

1、尽可能接触公司内部员工

鞋好不好穿,只有脚知道。公司适不适合久待,只有里面的员工知道。可以在职场社交软件上与身在其中的员工沟通,听听他们描述中的公司。

2、明确工作岗位及具体待遇

如果招聘方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个什么人,那这个岗位的前途可想而知。如果企业给不出明确的薪资待遇,说明对方就没想过以合理数字雇用你。

3、签合同时明确必备条款

《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合同应当具备条款有明确规定: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应届生求职如何维护个人权益2

警惕劳动合同“陷阱”

陷阱1:试用期约定不当;

陷阱2:不该约定却约定试用期;

陷阱3:不缴纳社保费;

陷阱4:约定末位淘汰制;

陷阱5:损失赔偿数额过高;

陷阱6:损失赔偿不分责任;

毕业生初交社保“注意”事项

一、试用期要交。

二、及时交。

三、足额交。

四、交够年限。

七类合同要慎签

一要慎签口头合同。

二要慎签简单合同。

三要慎签要求缴纳证件或财物的抵押合同。

四要慎签阴阳合同。

五要慎签含有“工伤概不负责”等字眼的生死合同。

六要慎签“暗箱”合同。

七要慎签霸王合同。

五种解决办法

一是向学校联系咨询,寻求帮助和出面调解;

二是向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反映;

三是向劳动监察部门申诉、举报;

四是提交给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进行调解仲裁;

五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