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究生的感受

潮范社 人气:3K

读研究生的感受,很多人会去奋力考取研究生学位,在经历许许多多的磨难与挫折以后,渡过了重重关卡,终于到达了胜利的岸上。不过,说到读研,有人快乐有人愁,大家肯定很好奇读研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下面就跟大家分享读研心得体会。

读研究生的感受1

总会有一些过来人对你讲,研究生好无聊,每天都是泡在实验室,毕业后也一样找不到工作;而又有一些人会对你说快考研吧,考上研究生后你会发现世界原来没有那么小,你毕业后的工资也会比本科生多1000-3000元。那研究生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有不少学长学姐反映,上了研究生之后,最大的感觉是:

读研究生的感受

▲ 读研第一年

你对于新学校的好奇和新鲜感,基本很快会被排得满满的课程和集体活动所代替!如果非要说和大学有什么差别的话,那就是上课人少一些,下课学弟学妹多一些。

一般来说考研都是奔着比本科要好的学校走,所以在第一年,一个人的心理是最容易发生变化的:有些人精于世故,有些人埋头苦读,都是自己的选择。

▲ 读研第二年

这一年是真正开始涉及自己的科研课题的时候,生活相对枯燥,对外交流也少了。也有一些人开始试水社会,寻找各种大公司实习机会,哪怕是免费劳动力,至少也有学校宿舍可以睡!

▲ 读研第三年

这一年基本就两件事:论文+工作。不想做学术继续考博的人,基本都抱着糊弄下论文的心态,,然后卯足了劲考公务员进国企外企。

如果非要说这三年你可以收获什么,那应该算是..…

1、周围的牛人很多

在大学期间,同学大多都很普通。带给精神上的压力与刺激很少。

而在上了研究生之后,周围都是牛人。学术界大牛特别多,德艺双馨的也多,为了一个老师专门去旁听课,教室里全是人,老教授70多岁了还在讲课,而且讲的特别好,有种跟大神接触的通透感。

2、生活方式和心态的变化

(1)比本科更爱看书,不管是不是自己专业的。都看。我信奉那句话:读书吧,总有用。

(2)比本科更合理安排时间了,每天有电影时间,有发呆,有看书,有娱乐,有运动,有谈情说爱等时间。

(3)本科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干嘛,现在也不知道,但是知道我想干嘛。 所以跟着这个方向,注意这个专业的动态。了解一下大城市的发展情况,公司规模等等。

3、思维方式的转变

本科面对的通常是有答案的作业题,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和考试(至少在课程的设置上是这样的,个人自己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的情况另当别论);而研究生阶段面对的是没有既定答案的研究课题, 需要自己主动去搜寻知识和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本科阶段 ,做一道纸面上的题或者接受一次考试,答案错了,可能也是扣几分的事情;研究生阶段 ,在研究过程中当然会更多地遇到方向错误、方法不对等困难,但必须明白,最后你所给出的成果或者结论,必须有依据和本着严谨的证明得到,因为你的结果一旦错误可能会影响到更多的人或者研究,相比于本科,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心理上的责任的压力无疑是更大的。

总的来说,无论上生活上和研究上,研究生是一个更自主的阶段,需要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并为之负责。在这个阶段,学校课程和考试的约束更少,研究生更应该学会如何自己去规划和走好每一步,这也是踏入社会所必需的。

4、机会很多

学校经常会有哪哪的公司老总,行业里的杰出人物来开讲座交流,还会留微信号。还有就是学术交流,学习,出国的机会都比较多。这是本科期间根本接触不到的,当然,985、211的机会更多,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抓住机会的能力了!

总结:

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只在乎你本科学了些什么,而不在乎你的本科学校是哪个。也很少会看不起本科不是重点的同学。学到越高,越懂得谦虚,而且,到了研究生阶段,才会懂得真正的修身,追寻自己的理想生活。

读研究生的感受2

最让人不能忘记的是研究生的入学教育,教授们深入浅出的精彩演讲,我感觉醍醐灌顶,我从一个酩酊浑噩的懒人变得学会思考自己的人生和如何充实地度过枯燥的生活。

读研究生的感受 第2张

记得那天,晴朗澄澈的碧空,飘逸皎洁的白云,秋风把我送进了,我终于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心中五味杂陈,想起前天父母还放着鞭炮送我的情景,心里盛了一份沉甸甸的感动,如今再次落在了北中医的校园中,心中倍感亲切,五颜六色的旗帜在空中飞舞,翠绿的草坪,郁葱的树木,路边点点竞相开放的小花,身上似乎一下子洗脱了一晚上的旅途疲劳,看到一排排令人振奋的标语“汗水浇灌岐黄,泽被春夏秋冬”,心中再没有了复试时的陌生与胆怯,而此时更多的是一份坚定与从容。

琐碎的入学程序终于完成,走进宿舍,一个陌生的而开朗的北方同学帮我开的门,接下来我们欢快的交流着,很快我们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似乎新校园的一切都是那么有魅力,不仅认识了很多班上来自各地的新同学,我们又和师兄师姐们见面聊天,来自南方的我一下子结识了很多北方的同学,和他们一起逛遍了体育馆、图书馆、食堂、教室……陌生的校园一下子成了我们温暖熟悉的家园,心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

几天下来开学典礼在体育场中拉开了帷幕,庄重的国旗仪式,各位领导们的谆谆教导,师兄师姐们的心得分享,让我们受益匪浅,我感觉来到了医学的圣堂,我要聆听的教诲,奋步向前!丝丝缕缕的阳光照在崭新而亲切的面孔上,大家的神情显得那么虔诚和专注!

肖小河教授用自己的正在研究的科研课题为实例,提出了“临床引导科研,科研支撑临床”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激励我们为中医的发展做出贡献。祥教授告诉我们要做新时代的科研人,就要学会三能,能表达,能沟通,能相处;三动,动口,动脑,动笔;三会,会问,会沟通,会查文献。还教我们如何在科研中发现问题,他指出问题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当中积累,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从繁杂乏味的的图书馆打印工作中发现问题,然后构思方案后成立了排版小组的事例,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而且要学会独立思考,他的这种方法论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提到当我们的专业与自己的理想不相符时的作法是要把不感兴趣的课题与感兴趣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不仅可以使我们研究做得更远,还可能增加更多的创新点。他还教会我们与导师沟通的技巧,提高自己科研能力的方式,快速查阅资料的渠道,论文的写作技巧及如何,科研和生活中所持有的心态,无一不是对我们日后研究生的生活起着重大的引导和指向作用。他还以自身游泳为例,教我们一些运动的技巧,并激励我们学会强身健体,做到精力充沛,遇到困难要有强壮的`身体和强大心里作为支撑,最后他通过对现状和趋势的分析,提出了新形势的要求——计算机技能和外文的娴熟掌握,这对于我们学中医的人——将面临着中医走向国际化的一代人,无疑如同重棒一击,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读研究生的感受3

一,不要轻易觉得自己不适合搞研究

我有很长一段时间觉得自己不太适合搞研究,因为觉得做学问需要一颗很静的心,什么时候都能坐得下来,而且一坐就可以几个小时不动。开始做后也是老嫌麻烦,要看这么多文献,写文章,反正每一步都要花好多的时间,好多的心思,心里一直都是隐隐约约的有些浮躁的。

读研究生的感受 第3张

但是经过这两年的锻炼后,我发现自己的心静了很多,很多事情当你知道注定要花这么多时间,有这么程序之后心里面反而坦然了,安静了,能耐心的去做了!所以我想说什么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做实验的习惯、心态也是慢慢培养训练出来的,不要轻易就认为自己不适合搞研究!人都是比较怕麻烦,怕重复劳动的,有一些偷懒心理是很正常的!

如果让你去做公务员,做一些琐碎而重复的事情你又喜欢么?估计没多久你就烦了吧!所以我觉得如果你不是那种得过且过、只图悠闲的人,而是希望过充实、有意义生活的人,那你就具备搞科研的潜力!

二, 不要把别人想得高不可攀

说实话,在我读研之前,我对科学家这个称谓是非常敬畏的,觉得他们高高在上,但是多了一些接触之后才发现他们也并不是那么神奇,他们也只是在某一个领域和方面懂得比较多,但是他们也有很多不懂的、需要继续学习的东西,在某些具体的方面我们学生还更清楚。即使是像爱因斯坦、牛顿那样的巨人也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罢了,俗话说得好“时势造英雄”,他们正好处在那个时期,那个领域,就是他们不出现,也会出现另外一个爱因斯坦和牛顿的,最多也就是时间晚一些而已!当然他们的成就和他们的聪明和自身的不懈努力有很大关系,但是现在我并不相信他们是那种绝顶聪明、无人可及!只要你坚持努力,没准你就是下一个爱因斯坦,下一个牛顿!

说到这里我还想谈谈现在的教育,它只给我们灌输这些科学家是多么多么的牛,多么多么的聪明,多么多么的废寝忘食,他们只会工作,只给我们说这些科学家的优点,只做正面宣传,把这些科学家都搞得像神一样,害我们把他们都想得离我们太远,严重的打击了我们的信心。一颗小小的还未发芽的心就被他们扼杀了,所以我拜托这些教育者以后对科学家的介绍能更全面、具体一些,把他们真是的生活都反应出来,不要只说他们生活的一个侧面,害我们误以为这些就是他们的全部。不要把他们包装得那么的完美无暇,遥不可及!

三, 不要把科研当作生活的全部

人生有很多事情要做,亲情、友情、爱情,还有自己修身养性、休闲爱好,不要一天只知道做实验、搞研究,科研不能等于生活的全部。根据劳役结合的原则,要记得适当的放松,要知道,只有心情好了,做事才会顺手,如果心情都不好了,只知道压抑自己整天做实验,那样是不对的!而且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和做实验搞科研是相通的,把它们搞好了,对研究也有帮助呢!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不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只会读书、只懂学问的呆子。

我们认真了、努力了,这就已经足够了。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刻意追求我们非要做到多好多好,顺其自然、一直加油就好,不管最后的结果怎样,我们都要开心的过

TAGS: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