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历史故事

潮范社 人气:6.44K

红军长征历史故事,英雄值得我们歌颂,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牢记我们的使命,关于这些红军长征的故事你们知道多少,下面小编整理了红军长征历史故事,欢迎大家借鉴和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红军长征历史故事1

湘江之战

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

介石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等待着一个多月中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

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首防线,拉开了湘江血战的序幕。

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然而,掩护主力的红5军团34师、红3军团18团被敌人阻断,官兵大部分阵亡……是役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红军长征历史故事

遵义会议

湘江血战后,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的努力下,中央红军最终放弃了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原黔军师长柏辉章公馆的二层小楼里,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项决定。会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地位。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红军长征历史故事2

朱德的扁担

“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这是一首反映朱德同志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艰苦奋斗,与当地军民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的歌谣。

1928年秋天,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行了残酷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妄图把井冈山根据地军民困死、饿死。为了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的阴谋,毛委员和朱德军长向根据地的军民发出了这样的口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斗争。

时候,部队吃粮,需要往返五六十里的山路到宁冈去挑,于是红军发动了一个挑粮运动。毛委员和朱军长同战士们一样,脚上穿着草鞋,头上戴着斗笠,翻山越岭,亲自参加挑粮。

红军长征历史故事 第2张

当时,朱德同志已经40多岁了。战士们见他为革命日夜操劳,在百忙之中还和大家走山路过小河挑粮,生怕他累坏了身体,战士们都劝说:“朱军长,你那么忙,就不要挑了。”朱德感谢同志们的关心,仍然坚持要挑粮。战士们见劝说不起作用,就商量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以为这样朱德同志没扁担就挑不成粮了。谁知朱德同志又用竹子削了一根扁担,第二天又照样和战士们一起挑粮,战士们见朱德同志又有了扁担,晚上又把它藏起来,没有想到,第三天他又照样出现在挑粮的队伍里,而且他在新削的扁担上,特地刻上了“朱德记”三个字。朱德军长笑着对战士们说:“你们以后谁再‘偷’我的扁担,我可要批评。”朱德同志的一席话说得战士们都笑了。今天,这条扁担珍藏在革命历史博物馆内。

从此,“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就像长了翅膀,传遍了整个井冈山,也传遍了全中国,激发了全国人民争取革命胜利的斗志。

红军长征历史故事3

“标语口号触目皆是”

一路走过,一路星火,一路燎原。

1934年11月18日晚,红军挺进至湖南道县城南的潇水河畔。耿飚、杨成武率领的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仅用一个小时就把红旗插在了县城南门的城墙上,并在潇水河上重新架起了被国民党拆掉的浮桥,确保红军主力渡过潇水河,抢占县城。

1934年11月26日清晨,红军部队已基本撤离道县县城向西进发。此时,一个红军小战士还在忙碌地刷着标语。国民党部队进城的脚步声已隐约可闻,但小战士仍在刷最后一笔……一声枪响,这个不知名的小战士倒在了血泊中,但“工农革命胜利万岁”的'大字标语却留在了墙上,在道县西关桥头,解放后县政府专门修建了一座红军墙,纪念这位为宣传革命而英勇献身的小战士。

据史料记载,红军长征时,总政治部曾下令,每个会写字的战士每到一处都要写标语。1934年11月25日,长征路上创办的《红星报》刊登文章《实行连队写标语竞赛》,号召展开一场写标语竞赛,要求每个能写字的战士每天要写5到10条标语。红军的标语是长征无形的利器,国民党进入道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洗标语,国民党道县政府1935年的《县政汇刊》中说:红军过后“标语口号触目皆是”。

老山界脚下有个村落叫千家寺,现在是广西兴安县华江乡政府所在地。“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碑园”副主任尹汤怀告诉记者,“千家寺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木楼,留有大量红军写下的标语,你们可以去看看。”

红军长征历史故事 第3张

在乡宣传委员孙玉海带领下,记者来到千家寺,见到了在村口的那栋二层楼。一楼大厅右手靠墙是楼梯,通二楼,沿陡陡窄窄的木楼梯上到二楼,打开居中的一扇门,到了外面的走廊,走廊约1米宽,10多米长,墙上自左至右有许多个玻璃框,玻璃框后保护的是当年红军写下的标语,墨笔字迹,有的工整,有的潦草,字迹清晰。

最左边的一幅写的是“当红军有田分”,字最大;紧临这幅的是用小字写的“白军是豪绅地主的军队”、“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打倒屠杀工农的国民党!”落款是“红军(宣)”。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漫画字:“国民匪党”四个字组成一幅漫画——狗,四个字均变形,“国”字当狗头,“民”字“匪”字做狗身子,“党”字做狗尾,“民”字和“党”字的下边笔画做狗腿,简洁的笔画极形象,真为当年书写者的这个创意叫绝。细细数来,玻璃框后从白灰中剥落出来的竟有18条这样的标语,有些白灰没有完全剥落,只露出零星几个字,无法看到完整的句子。孙玉海说:“怕弄坏了,不敢去剥。”

红军标语为何保存得这样完好?是怎么发现和保护的?孙玉海告诉记者,据早已去世的千家寺老人龚正禄说,红军来之前,这个楼是小学堂,学生在一楼上课,老师住二楼。红军来了,他们躲上了山。红军走后,他们回来上课,才发现墙上写满了字,大家看了后感觉新奇,尤其那幅漫画字,学生看了都笑得不行。大约过了一年,一个国民党军官发现了这些标语,下令毁掉。那被叫来毁坏标语的人不知道是有心还是图省事,他没有把字铲掉,而是直接在墙上涂了一层纸筋白灰就交了差。那些标语就成了个秘密被保存下来。

“直到1987年,楼旁边一家商铺失火,蔓延到这栋楼,群众用水救火,冲刷掉了部分纸筋灰,露出了50多年前的秘密。自治区文物部门知道后,拨了3万元专款,对这栋楼进行了修缮,对标语进行了保护,命名为‘红军标语楼’,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于1992年清明前夕,正式对外开放。”孙玉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