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故事

潮范社 人气:1.66W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故事1

人物简介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故事

吕蒙(179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历史故事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他也死去。

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踉他谈起军事问题来,显得很有知识,使鲁肃觉得很惊异。便笑着对他开玩笑说:“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答道:“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故事2

【释义】刮目:擦眼晴,表示用新眼光看人。

比喻相别不久,大有进步,不能与以前一样看待。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著名将领。

此人英勇无比,武艺高超,曾经战败过曹操、曹仁的兵马,颇受吴主孙权和大都督周瑜的`器重。

吕蒙是行伍出身,十五六岁时就跟随姐夫奔走沙场、横刀立马了。

他的一身好武艺就是从那个时候学来的。

但是戎马倥偬,从来不曾认真读过几本书。

为此,鲁肃一向瞧不起他,认为吕蒙不过是草莽英雄罢了。

孙权见吕蒙年轻有为,又身居要职,就劝他应该好好读书,增长知识,扩大见闻。

吕蒙说:“在军队里事情太多,恐怕没有时间再读书了。

孙权耐心劝诫说:“我并不是让你去读经书当博士,只是让你大略地了解一些历史知识罢了。

况且你年轻聪明,才资过人,应该抓紧时间,赶快阅读《孙子兵法》、《六韬》、《国语》等书,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就的。

孙权还引用孔子、汉光武帝刘秀,以及曹操读书的例子来劝导,终于感动了吕蒙。

此后,他专心致志,发奋读书,读书的范围和精辟的见解,连一些老儒生也赶不上。

不久,吕蒙当上了偏将军,官职逐渐升高。

后来鲁肃接替周瑜的大都督,统领东吴三军在进驻陆口途中拜访了吕蒙。

在与吕蒙议论时局、军事时,鲁肃大为惊讶,因为吕蒙已经见识非凡,自己也有所不及,鲁肃高兴地拍着吕蒙的肩膀说:“过去只听说你除了打仗,别无长处,今日一见,文武双全,才识广博,已非当年吴下阿蒙了。

吕蒙也笑起来,诙谐地说:“士别三日,即应刮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