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的教育究竟对孩子好不好

潮范社 人气:2.26W

严格的教育究竟对孩子好不好,孩子的心理成长路上家长是不能缺席的,孩子的世界是澄澈稚嫩的,在面对这个问题家长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为大家分享严格的教育究竟对孩子好不好!

严格的教育究竟对孩子好不好1

适当的期望值可以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促进成才,但父母如果盲目地提高期望,会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甚至会让孩子丧失自信心。

1、从小种下孩子叛逆的苗头。

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林高龙指出,在儿童心智成长过程中,他们会有一个内在的心理平衡机制,比如孩子小时候没有力量反抗外在压力,但会无意识或有意识地进行家长不认可的行为,把家长施加的压力反作用于家长,以达到心理平衡。如果这种平衡机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会形成一种爆发式的力量,到了青春期以后突然释放。这时侯,家长们往往武断地认为孩子“变坏了”,殊不知其实这是父母自己在孩子的童年期亲手种下的恶果。

严格的教育究竟对孩子好不好

2、极易导致孩子患上强迫症。

小孩子年龄小,性格还在塑型中。如果孩子一直受到过于严厉的管教,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很容易导致强迫行为,进而发展强迫性格。而强迫性格和强迫症之间关系密切。医学发现,不少强迫症患者在小时候都有过家教过严的经历,这让孩子反而失去了自我,家长、老师说什么他就做什么,等长大后一旦遇到某些压力或是外界因素的改变,就可能患上强迫症。

3、大大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对孩子管的太严,孩子一有错误动辄训斥,往往不能够真正帮助孩子克服问题,反而会强化缺点。因为,对孩子来说,通常是以成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已的,成人说他怎么样,他就认为自己是怎样的。而且这种数落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对以后发展很不利。

适当的期望值可以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促进成才。但如不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智力水平,盲目而无止尽地不断提高期望,会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水准,并让孩子丧失信心。家长的这种期望,也就会变成失望。

其实,孩子们也是有自尊心和进取心的。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在守规矩的过程中体验到守规矩带给他们的快乐与好处,比如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与赞扬等等,这个时候你甚至不用刻意要求他,他也会自觉且乐于守规矩的。

严格的教育究竟对孩子好不好2

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的,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的!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绝大多数孩子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或知道学习对其一生的重要性不得不去学的。—— 钱文忠

以上那段文字,节选自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某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以前教育饱受诟病的一条,是对学生的体罚问题,但钱教授认为,适当的体罚是应该、而且是必须的,他指出:

严格的教育究竟对孩子好不好 第2张

如果说过去的教育都不对,那俞敏洪校长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徐小平、王强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我们不是过去的教育教出来的吗?

我们是随地吐痰了,还是耍流氓了?我们什么都没干,挺好。我觉得教育不能再一味地让步,我们对孩子要真的负责任。

很多名人的严格家庭教育一直被人津津乐道,比如董卿的父亲。

从《中国诗词大会》再到《朗读者》,董卿身上的文化底蕴,以及优雅谦恭的气质都被大家所认可。而她深到骨子里的教养,与她原生家庭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据说,董卿的父亲十分严厉,从小就对她施展“魔鬼教育法”。小时候甚至不许董卿照镜子,希望她多花时间在读书上。

从识字起,董卿就被父亲要求每天抄成语、抄古诗。每年寒暑假,父母还会给董卿开列名著书单。所以,董卿的阅读习惯也是在那时养成的,直到现在董卿还说: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董卿现在开始感恩,是父亲的严厉让她学会了坚持。因为这份坚持和韧劲儿,长大后的她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凭借踏实肯干的精神,不断努力,不断挑战,从而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另一位才女徐静蕾,也是父母严格教育出来的好例子。

我们都知道,徐静蕾写得一手好字。作为演员的徐静蕾不仅获得过中国表演类的最佳女演员、最受欢迎女演员奖项,她还自编自导自演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我和爸爸》两部电影。

徐静蕾被公认以“才”见长,具有书法、绘画、写作多方面特长。她也经常感叹今天自己取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时候爸爸的培养,我的爸爸是世界上最用功的爸爸之一。”

徐静蕾6岁的时候爸爸就开始让她学书法。练字是需要耐心的,徐静蕾也曾吐槽过练字的苦恼,回忆小时候练字过程的不容易,她在博客中写道:

中国式教育中常常推崇“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一说法,对于孩子的教育要严格,要“上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是许多家长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教育究竟应该多严格才合适呢?家长们又将如何把握好一个度呢?

宠有节制严要得法

从“虎妈”、“狼爸”到“鹰爸”,虽然教子方式十分极端,甚至带有明显的暴力和逼迫倾向,但却并非一边倒都是反对声。比如,人民网曾推出《暴雪训练儿子“裸跑”,极限教育方式咋看?》调查,约有52%的网友认同“训练方式需因人而异”,22%的网友表示“孩子身体意志要从小磨炼”。

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有不少人也对那些极端教育方式表示了有条件的肯定。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给予的必要压力,“威慑” “强令”也是必要的教育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有一定的道理,关键是如何“打”才得法,打一次要能管十年、二十年,而不是瞎打乱打。

在当下溺爱孩子成风的社会背景下,有必要用一些别人家严格管教孩子的成功案例提醒年轻的父母,宠爱是要有节制的,需要注意的是,过分伤及孩子身心的教育方式必须要摒弃。

可作参考不可复制

法律界人士大多数认为,“鹰式教育”只可参考不可盲目复制。身为父母是否就拥有对孩子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的权利?可能有的家长会觉得,既然自己是孩子的监护人,就可以让孩子做任何大人认为正确的事情,而这恰恰忽略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孩子不是家长的私人财产。

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其他一些相关法律条例中,都对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做出了规定,但对家长或监护人的过激行为,目前尚未制定具有惩罚性、可执行性强的条款,以致法律约束力有限。”

专家建议,严格教育要有底线,不要等孩子出了意外才引起社会的重视,相关的社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监管保障体系,在家长教育方式失当时,为孩子撑起一片明亮的天空。

TAGS: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