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不见的朋友究竟是谁

潮范社 人气:2.91W

孩子看不见的朋友究竟是谁,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绝对不能忽视,努力帮助孩子解决成长的烦恼,对孩子的教育切不可“揠苗助长”,要学会挖掘孩子,现在分享孩子看不见的朋友究竟是谁。

孩子看不见的朋友究竟是谁1

小小:儿子最近有一个很奇怪的行为——和空气说话。有时候宝宝在那里说得很开心,还会用手比划,老母亲表示很惊讶!

然然:我女儿现在3岁了,有时候自己在客厅玩,玩着玩着就自言自语了,问她在跟谁说话,她就说是在跟朵朵聊天,朵朵是她的好朋友。我问,朵朵是谁,在哪里?她又说看不到。

宝妈们,是不是觉得有点惊悚?好好的孩子,怎么会有看不见的朋友呢?

“看不见的朋友”究竟是谁?

前面的两个例子,宝宝都是在跟“看不见的朋友”聊天。“看不见的朋友”到底是谁?

其实,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假想朋友”,假想朋友的出现,是宝宝心智发展的正常现象。

学龄前孩子想象力正在发育,对一切事物都很好奇,但同时认知也非常有限,有时候他们会把从绘本里或者故事书里学到的人物事物和现实联系起来,甚至混淆,于是就出现了“假想朋友”,也就是宝妈平时看到的宝宝和空气聊天这种现象。

为什么会有“假想伙伴”?

伴随着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 ,2-6岁的学前期儿童正处于特殊的游戏发展阶段,皮亚杰将这一阶段命名为象征性游戏或假装游戏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会创造出一个“假想伙伴”一起玩耍。

假想伙伴不同于现实生活中与儿童玩耍的真实,它们存在于儿童的想象之中,是儿童主观创造出来的精神伴侣。

这些“假想伙伴”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看不见的“虚拟伙伴”,另一种是看得见的物体,例如洋娃娃、各种玩具等。

同伴交往少、平常生活中被关注的比较少,或者受到家庭内部的一些压力(例如二胎家庭中被忽视的老大等)的孩子,更容易创造出“假想伙伴”。

所以,如果咱看到宝宝有时候一个人自言自语时,可别再表现地惊恐又害怕了。

心中“默念”:这很正常,这很正常,这很正常……

假想伙伴没什么坏处

假想伙伴是儿童解决内心矛盾的一种手段,不是病态的反应。

对大多数儿童而言,假想伙伴并没有干扰他们的正常成长,而且还有不少好处呢!

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孩子在与假想伙伴玩的时候,他们的小脑袋瓜也会飞速的运转。

他们沉浸其中,语言组织能力、叙述能力也会有很好的提升。

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合适的`机会,问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也许还会跟大人再叙述一遍,这样的互动对孩子的语言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

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研究表明,孩子们会与假想伙伴建立一种真实的人际关系,而且会把他们当做好朋友对待。

例如,他们也许会给心爱的洋娃娃喝水、喂饭、一起做游戏,给“看不见的小伙伴”聊聊天。

这不仅会让他们获得一些社会技能,还会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对真实的小伙伴有着更高的接纳度,更容易建立起平等的互动关系。

孩子看不见的朋友究竟是谁

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拥有假想伙伴的孩子们,在玩耍的过程中,更善于用想象力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而且在耐心等待的能力上会有突出的表现。

正确引导,假想朋友也能发挥更大价值

有些家长担心假想朋友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只要正确引导,假想朋友也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好伙伴。

1、接受尊重

一些家长看到孩子的“怪异”行为后,第一时间就是无情戳穿,并且恐吓孩子以后不能这样做。殊不知,这样对宝宝来说很暴力,孩子很受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接受他,尊重他。你可以问问孩子,他的“好朋友”有什么本领,是什么性格,这样可以侧面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2、多陪伴孩子

虽然孩子有假想朋友有很多好处,但我们还是要帮孩子更好区分想象和现实,更好区分他们之间的界限。否则,孩子把假想和现实混淆了,会出现一些负面的影响,甚至发生危险呢。

孩子有了假想朋友,家长不要担心。家长除了要正确引导之外,还要给孩子多一些陪伴,这样孩子就不用总是跟假想朋友玩耍啦。多点带孩子出去户外玩,结交新朋友,这样孩子对假想朋友的依赖自然就越来越少了。

孩子看不见的朋友究竟是谁2

如果对孩子的朋友们过分热情,并且硬要他们成为好伙伴,那么我们肯定会讨人嫌的。孩子们呆在一起时,不喜欢有成年人在场。而且不论我们怎么殷勤好客,表现得如何机敏,当我们在场时,小客人总会觉得不好意思。他们是来找我们孩子的,不是找我们的。所以我们最好呆在别的房间,要是没有其他房间,大家最好都挤在厨房或餐室里。如果人家没请我们参加谈话,我们就应尽力不插嘴。也不要禁止孩子与朋友们出去散步。因为很显然,他们需要讨论一些不便公开的问题。

这是讲究分寸和有良好教养的起码标准。可是许多人觉得,父母会打扰孩子,这种想法不可思议。其实这不足为怪。我们不是经常说:“走开,走开,别打扰我!我要干会活儿!”一类的话吗?那么对孩子们来说,与朋友的交往和咱们的工作也有同样的意义。我们的在场会打扰,扼止他们感情的突发,妨碍他们才智和自信心的发挥。此外,在孩子的朋友面前,我们也不自在,常常表现为:举止不自然,要么太专横,要么象慈父一般太宽厚,要么太热情,太郑重……

孩子看不见的朋友究竟是谁 第2张

在这种场合下,对孩子们的朋友不予注意,则恰恰是正确的做法。有时,在大家谈话时,有某个小客人坐在角落里被冷落而沉默着。应当尽力打破他的孤寂,但要有礼貌,不招他烦。因为这必定是个胆怯的孩子,而且我们的关照也许会使他觉得难受。应当以别的方式吸引他参加共同的谈话和游戏。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