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潮范社>健康生活>知识>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潮范社 人气:8.77K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表达了作者在初夏时节出行游玩时的愉快心情,具体来看看三衢道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吧。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1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初夏季节,可以从“梅子黄时”、“绿阴不减”、“黄鹂”这几个词语看出来。

首句中的“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指五月,点明了时间。三四句中的“绿阴不减”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黄鹂啼鸣,幽韵悦耳,这些都是初夏的景物,由此可以推断出是初夏。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原文: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注释:

①三衢(qú)道中:在去三衢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诗意:

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

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时幽静的景色以及诗人在山中行走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作者把一次平淡无奇的行程,写得跌宕起伏。平凡中可见奇妙,不仅把初夏的美丽风光写得淋漓尽致,而且把诗人愉悦的心情也跃然纸上,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这首诗自然明了,富有生活韵味。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2

赏析:

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

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第2张
  

创作背景: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诗人简介:

曾几(1084年—1166年),南宋朝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赣州(今江西赣州市)人。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3

中国古典诗歌的出现与民歌密不可分,民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体现,所以古典诗歌是根植于这个民族深处的智慧。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在《诗经》中一共收录了诗歌作品305篇,因此它也被称为“诗三百”,这三百多首诗歌贯穿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社会变迁。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后来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

到了战国后期,屈原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诗体,也就是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楚辞。

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因此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楚辞是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字。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第3张
  

到了汉代,诗歌又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形式--汉乐府民歌,由此,乐府诗形成。

乐府诗有点像是我们今天的歌词,因为它可以配乐演唱,或者说它原本也是为了配音乐演唱而出现的。

这些诗歌是由西汉乐府机关和东汉黄门鼓吹署在民间搜集并整理而得来的,汉乐府中最著名的便是《孔雀东南飞》,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

除此以外的著名篇章还有《十五从军征》、《陌上桑》、《羽林郎》、《有所思》等。

乐府诗毕竟来自民间,直到东汉,才有一部分文人在乐府民歌的影响下试作五言诗。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

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是东汉末年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

汉末建安时期,在“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刘桢)的带领下,社会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创造出辉煌的.“建安文学”,并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转变的关键步骤完成了。

此时产生了一大批流传至今的著名诗篇:曹植的《赠白马王彪》、《白马篇》,曹丕的《燕歌行》,曹操的《短歌行》,王粲的《七哀诗》等。

其中,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功不可没。

此外,赋也是汉魏流行的文体之一,著名的篇章有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班固的《东都赋》、《西都赋》,以及曹植的《洛神赋》等。

TAGS:描写 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