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蛇是啥蛇

潮范社 人气:2.47W

世界上最小的蛇是啥蛇,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蛇在世界大范围内都有分布,只不过热带地区的数量整体比寒带的多很多,那么一起来看看世界上最小的蛇是啥蛇吧。

世界上最小的蛇是啥蛇1

盲蛇是世界上最短小的蛇。这种蛇类的眼睛已经退化,隐藏于头部偏下的位置,因此被动物研究学家们称之为“盲蛇”。盲蛇大多数栖息在热带雨林地区,因为热带雨林的环境和土壤,以及其他的因素,都比较利于盲蛇生存。盲蛇主要的食物是小型无脊椎动物,大多数是蚁和白蚁。

一、盲蛇的形体

盲蛇是世界十大神秘无眼动物之一,有的盲蛇种类体长可以达到二十公分,最长的盲蛇也不到三十公分。盲蛇的头比较钝,呈半圆形,与颈部几乎没有什么分别。而且盲蛇的眼睛非常小,或退化成为感光点或呈黑点状,因此被动物研究学家叫做盲蛇。整个身体呈圆柱形,皮肤光滑,外表发亮。盲蛇的尾巴也比较圆钝,尾端呈现出短刺状。

世界上最小的蛇是啥蛇

盲蛇的牙齿不像其他蛇类,非常巨大,盲蛇的牙齿非常细小,一般情况下,只能看见上颚的牙齿部分。盲蛇的体鳞有20列,尾端短而呈钝形,身体通常情况下分为红褐色及黑褐色。盲蛇这种蛇类动物,有的时候还经常被动物学家门叫做“蠕蛇”,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盲蛇的形体,比较短小,是世界上最短小的蛇类动物,爬行起来的速度极其缓慢,因此被称为蠕蛇。盲蛇是蛇类中体形最小的一种,属于脊椎动物爬行纲。

二、盲蛇有毒吗

盲蛇这种蛇类动物是没有毒的。而且盲蛇只以小虫子为食,从来都不咬人。捉到后可以将盲蛇埋入泥土当中放生,因为盲蛇有着和蚯蚓一样的技能。有的比较喜爱蛇类动物的人们,经常来养盲蛇作为自己的宠物。因为在一定情况下,盲蛇是比较可爱的一种,体型类似于蚯蚓,最重要的',是没有毒,不会对养蛇的人产生任何威胁。

世界上最小的蛇是啥蛇2

科学家现在已经认定了一种蛇为世界上最小的蛇——一只只有 4 英寸长,和意大利面一样薄的虫子一般的东西……这么个玩意儿是在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岛的一块岩石地下发现的。

这个新的物种,命名为 Leptotyphlops carlae, 它比以前发现3100种蛇中的任何一种都要小,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生物学教授 Blair Hedges 这样告诉我们,他找到了世界上最小的蛙和蜥蜴。

这种蛇是300多种细盲蛇科注1中的一种褐色底加黄纹的一种, Hedge 这样说到。至于他是不是一个新的物种,要看它是不是有一些独特的基因让它表现出来一些独特的性状,比如花纹和图案,他说。

这种蛇无毒,靠吃白蚁和白蚁的卵为生,但是除此之外对于它的习性知之甚少,就连它是不是夜行的也没有一个定论, Hedges 这样讲到,他们发现这个蛇是在2006年,巴巴多斯东部的一个丛林里面。

“就在一个块儿石头那里,我们一下抓到了两只,“ Hedges 在电话采访的时候说,“它就跟意大利面一样宽。“

这种蛇比在加勒比海的马提尼克岛上发现另一些要短5mm(0.2英寸)。

世界上最小的蛇是啥蛇 第2张

“当你发现这么小的东西的时候,每一厘米都要算的很仔细。“ Hedges 在他的发现周日发布在科学杂志 Zootaxz 上的时候有这样的感受。

最大型的最小型的动物总是会生存在当物种过量的时候,它们也无需和别的物种在生存攻坚上有竞争的独立空间上(比如岛屿)

世界上最常的蛇是网纹蟒,有33英尺长,主要栖息在东南亚。

蛇自从恐龙时代就有了。最老的蛇化石要追溯到1000万年前。最早的蛇——由蜥蜴进化过来的——其实还有很小的手。

Hedges 认为,这个蛇估计是最小的蛇了。如果要是母蛇下一个蛋的话,那么那个蛋会占据她身体的绝大部分空间。

注:细盲蛇科( Threadsnake) 是蛇亚目下的一个科,科内蛇种主要分布於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及亚洲。所有细盲蛇都具备洞栖性,擅长掘洞,并进食蚁类及白蚁。目前,细盲蛇科下有2个属共87个品种已被确认

世界上最小的蛇是啥蛇3

盲蛇:

盲蛇,又称钩盲蛇,为台湾地区所产蛇类中体形最小,体长不超过20公分,呈圆筒状,形似蚯蚓,故又称“蚯蚓蛇”。头小呈半圆形,与颈不易区分,眼睛极小且退化成感光眼点呈黑点状。鼻鳞有一沟将鼻鳞分成前后两半。体鳞20列。尾部短而呈钝形。全身大致为黑褐色或褐色。

蛇目的一科,是世界上最小的蛇。无毒,体呈圆柱形,从头到尾粗细相似,尾短、周身被大小一致的、覆瓦状排列的圆鳞,没有腹鳞的分化。已知约3属160余种,广泛分布于中美、南美、西印度群岛、欧洲南部、非洲、亚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暖温带及热带地区。

生活习性:

盲蛇生活在腐木石头下、落叶堆、垃圾堆和岩缝间等阴暗潮湿的地方,晚上及下雨过后会到地面上活动,行动敏捷。以白蚁、蚂蚁或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卵生,行孤雌生殖,没有雄性个体。在全省低海拔地区都有分布,数量尚可。

世界上最小的蛇是啥蛇 第3张

种类及分布:

中国已知有4种:高雄盲蛇,仅见于台湾省;大盲蛇,见于云南金沙江边和海南岛,体内曾发现14个充分发育的胚胎;钩盲蛇,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已知最北纪录为宜昌和重庆,产卵2~7枚,卵径12毫米×4毫米;白头钩盲蛇分布于香港。本科蛇类体型较小,最大的非洲巨盲蛇可达750毫米,一般种类全长在200毫米以下。

吻端略扁。眼隐于眼鳞之下,口小,位于头部腹面。上颌骨横置,与头骨连结疏松,其上着生少数牙齿;前颌骨、腭骨和翼骨均无齿,少数种类的下颌齿骨前端尚有一枚牙齿。脊椎骨具椎弓突与椎弓凹。有残余的腰带,或仅为一棒状骨,或完全退化消失。仅有右侧的输卵管。大部分种类营穴居生活,或潜伏于砖石、缸□之下,雨后到地表活动。以蚯蚓、多足类、白蚁以及其他昆虫为食。卵生或卵胎生。

蛇目的1科。无毒,体呈圆柱形,从头到尾粗细相似,尾短、周身被大小一致的、覆瓦状排列的圆鳞,没有腹鳞的分化。已知约3属160余种,广泛分布于中美、南美、西印度群岛、欧洲南部、非洲、亚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暖温带及热带地区。

TAGS: